書名: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作者:J‧K‧羅琳
大意:
哈利波特從小就住在他的姨丈德思禮家的碗櫥裡,常常受到達力表哥的欺負,直到他十一歲生日的夜晚,有一個長得很高大的男人,說自己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鑰匙管理員,名叫海格,他說:其實哈利的父母是巫師,而且他們都是被「那個人」殺死的。隔天,海格帶著哈利到古靈閣去買上課要用的必備品。 一個月後,哈利在從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往霍格華茲的特快車上,認識了榮恩這個朋友。到了學校後,分類帽將哈利、榮恩和剛剛在車上遇到的妙麗,分到了象徵著勇敢、活力和騎士精神的葛來分多學院。
哈利已經來學校一個禮拜了,他走到哪裡,就會有一些莫名奇妙的人來和他握手,老師們只要一聽到他的名字就會大叫,除了石內股,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討厭哈利。有一次,妙麗因為山怪事件而成為哈利和榮恩的朋友,在哈利的魁地奇比賽中幫了很多忙。聖誕節時,哈利收到了一個陌生人送的隱形披風,於是他披著披風趁著夜晚去散步時,發現到一面能看到自己慾望的意若思鏡,結果馬上被校長阻止。
海格有一次和哈利聊天時小心說溜嘴:「尼勒勒梅是鄧不利多的工作夥伴,他們一起發明了神奇的魔法石,結果現在有人想偷走它。」於是哈利一行人開始尋找魔法石想保護它,他們走到禁區,闖過了一個個的難關,最後只剩哈利到了最後,他們已為兇手一定是石內股,結果竟然是平常講話結巴的奎若教授,原來她之前的行為只是演的,但是哈利還是用他最後的體力打倒了他,然後被鄧不利多救出。哈利在三天後醒來,他的英勇事蹟為葛來分多加了許多分,成為那一年的第一名。
心得:
我覺得哈利常去看意若思鏡是不對的,它雖然可以看見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可以看見我們心裡最深沉、最迫切的欲望,但是這面鏡子既不能敎給我們知識,也無法讓我們看到真相,而且只能活在虛幻的世界裡。哈利波特是我看過最好看的小說,裡面有許多神奇的東西常常讓我非常驚訝。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作者走在路上,不斷想著媽媽買給他的麵包很硬、很難吃,所以就將那只吃了一口的麵包丟進垃圾桶裡,不過之後她看到一位婆婆走過來,好像正在找食物似的,老婆婆一看到作者丟在垃圾桶裡的那塊麵包便驚喜的跑過去拿來吃,作者看到後覺得非常的慚愧。 心得:富裕的人大多都不會知足,只想著要有更好的...
-
寒假期間和孩子們前往歷史博物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 — 米開朗基羅特展。他的保母是石匠的妻子,從小便生活在雕刻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下奠定其進入藝術的殿堂,也影響近代深遠。 他曾說,他繪畫時「不是用手,而是用...
-
在新北市土城區一家雇用了二十多位喜憨兒的印刷廠,這家印刷廠的老板以培訓這些特殊孩子成為公司尖兵為目標,而投注了很多心思。夫唱婦隨的劉姐,便把工廠樓上佈置成員工餐廳,並教這些「大孩子」用餐的禮儀、如何搭車、培養個人衛生習慣、一直到如何工作,還位員工們買了一塊地當農場,以便退休後有個...
-
好讀周報 我這次寫的文章是「鏡頭故事」,它在講的是三張照片的故事,三張照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哭泣的蘇丹」這張,一個虛弱燐詢的女孩,後面是一隻伺機而動的禿鷹,這是由南非攝影師凱文‧卡特拍下的畫面。 這張照片主要是在說某些國家的貧窮,凱文在拍下照片後,有立刻把身上的麵包和水全數...
-
有一位國中女生,她常跟父母吵架,有天她在外頭玩得很晚她爸爸問她,她也只是笑著回答,然後跑到房間倒頭就睡,隔天她發現她的餐盒洗好了,衣服摺好了,早餐也更加的豐盛,她才了解到父母的心意。 心得:很多小孩在國中青少年時期,會有叛逆期,對我們來說只是需要一些屬於,「自己」的空間,但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